摘要

文章结合构式语法理论,从语法化视角对汉语“NP1+教+NP2+VP”构式的语法化轨迹展开系统考察,探讨其“使役——被动”的演变机制,得出四点结论:“教”的施事(NP1)的意愿性、对动作或事件的操控程度随语法化过程的推移呈现降低趋势;唐代以前“教”字的语法化路径是“教授——指令——致使”,两次转变的动因分别是“教”词源义的分化及其施事的无生化;唐代是“教”字构式向被动句语法化的过渡阶段,表现为“教”的施事隐没,且VP受事话题化,并产生了非自愿容让义,而VP受事的话题化主要有两个原因,即VP中动词的句法-论元配比,以及VP受事的语篇功能及其相关句法操作的影响;近代汉语中“教”字句基本完成向被动结构的转换,这是由“教”的致使义和非自愿容让义发展而来的,体现为“教”的施事与VP受事的角色合并,以及后来NP1和NP2的同步无生化。

  • 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