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孔子"觚不觚"语中之"觚",今人多释为青铜觚。实际上包括青铜觚在内的一批青铜饮酒器,到西周中期就消歇了,削木而成的、包括漆木觚在内的漆木酒器取而代之。在春秋礼乐人员承用爵、觚、觯、角、斝等青铜器名、用以转指五等容量的漆木筒形杯时,其依据一是器物组合,二是容积大小。觚本名为"同",商后期四棱、八棱的青铜同大量出现,它们因为有棱而特称为"觚"。觚字源于柧字,原指棱柱形物体的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