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性应用吲哚美辛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或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合并症。 方法 临床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 40 例,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按有无用吲哚美辛预防分为A1 组22例与B1 组18例。胎龄< 32 周未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 37 例,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按有无用吲哚美辛预防分为 A2 组 24 例与 B2 组13例。分别比较A1 与B1 组、A2 与B2 组的辅助通气(含鼻塞CPAP和机械通气)时间和发生动脉导管未闭、肺出血、脑室内出血及死亡情况分布并做统计学分析。 结果 A1 与B1 两组辅助通气时间分别为 (94.9 ± 61.5) h、(105.8 ± 103.0)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动脉导管未闭例数分别为8、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肺出血、脑室内出血例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例数≤3 d分别为0和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d各为 3 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 与B2 两组辅助通气时间分别为 (24.0 ± 20.8) h、(44.0± 25.9) h,发生动脉导管未闭例数分别为2和5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肺出血例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脑室内出血例数较少,死亡例数≤3 d分别为0和1 例,>3 d各为 1 例,未做统计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