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蒙古族学生焦虑情绪下肠道菌群变化,为探究体内菌群与分泌物表达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及半结构化访谈对某医学高校454名大学生焦虑情况展开调查,≥50分者为焦虑情绪组、<50分者为对照组(无焦虑情绪组),收取符合纳入标准且同意取样的被试粪便样本,从两组中选取蒙古族女生提供的样本。收集每份粪便样品的细菌总DNA进行PCR扩增,针对16S rDNA V3~V4区进行NovaSeq 2x250bp高通量测序,并进行组间OTU分析、样品多样性分析、样品组间差异分析及LEfSe分析。结果 蒙古族医学生焦虑检出率为23.86%,汉族学生焦虑检出率为16.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组间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Shannon、Simpson、Chao1、Observed species指数在女生焦虑情绪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0,9.0,6.0,6.5,P值均>0.05)。在纲、目,科,属、种水平上,焦虑情绪组与对照组在某些物种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2.57,-5.08~3.58,-2.65~2.09,P值均<0.05)。结论 Alpha多样性指数显示焦虑情绪组与对照组肠道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无差异,但两组在不同分类水平上均存在差异物种,提示焦虑情绪状态下肠道菌群结构会改变,肠道菌群与焦虑情绪存在一定关联。
-
单位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 公共卫生学院; 基础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