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避讳法制及其历史流变

作者:田振洪
来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2(02): 54-61.
DOI:10.16229/j.cnki.issn1000-5102.2020.02.009

摘要

避讳自产生以来,在中国延续数千年,期间经历了许多的变化,其中之一就在于避讳规则的法制化。避讳原本只是一种社会习俗,后来为儒家思想所吸收,作为礼教主张的重要内容。自秦汉以来,避讳规则备受统治者青睐,逐步呈现法制化的倾向,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唐代最终实现全面入律,其主要表现在触犯公讳、私讳行为均设置了统一的、明确的表现形式和惩罚规定。后世的避讳法制的内容和精神经历一些变化,特别是元代以后统治者对避讳之法进行调整,总体上呈宽疏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