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NCEP1°×1°的再分析数据对2次发生原理不同、路径不同的江淮气旋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降雨量与气旋强度呈正比,若气旋入海再生,雨量增强。正涡度平流和暖平流均有利于气旋发展,中后期冷平流入侵,气旋减弱。低层正高层负的垂直螺旋度分布有利于较强降水的发生,随着气旋发展,垂直螺旋度向气旋偏东一侧偏移,气旋减弱阶段,垂直螺旋度正值中心抬离地面。2次气旋的水汽通道不同,但均存在水汽通量的强辐合中心。海上潜热通量数值大于陆上数值,陆上地面气旋中心基本在2m潜热通量大值区。若气旋入海后存在潜热通量大值中心,更利于气旋再生。气旋移速与500hPa引导气流的强弱有关,高空辐散场有利于低层减压,促进气旋发展。
-
单位扬州市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