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音乐会”作为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工作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扶持,但目前来看,其生存与发展仍存在很大困难。对个中症结,如果从“音乐会”会员的主体感知层面深入探析,无疑可以有一个更清晰的呈现。作为“音乐会”的传承主体,会员们对演奏这种特殊音乐的历史自豪感缺位的无助、对现场荣誉感降低的失落、对经济补偿不足的失望、对代表性传承人人选的质疑、对当下变革与固守的茫然,都作为内因深刻地影响着音乐会的传承与发展。廊坊市安次区有多支“音乐会”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名录,且在众多的冀中“音乐会”中颇具代表性,对其进行深入考察,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大多数“音乐会”的主体性困境,为今后可以更好地保护和扶持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寻根求源。
-
单位廊坊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