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优化淮河中游河道、行蓄洪区和分洪河道等防洪工程联合调度方案,基于中常洪水演变规律,建立了淮河中游洪河口至小柳巷段河道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以2003年洪水为例,在现状和规划工况条件下,模拟了淮河中游行蓄洪区和分洪河道启用数量与次序对洪峰水位和洪水历时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现状条件下,启用相同数量的分洪措施,经调度方案优化后的河道沿程计算水位较实测值更低,高水位历时较实测值更短;(2)在规划条件下,仅启用蒙洼蓄洪区和姜唐湖行洪区就可以使大部分河段水位低于保证水位,表明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和河道整治工程效果显著。在2003年洪水调度的基础上,提出淮河中游行蓄洪区和分洪河道调度应采取依次启用本河段、上游河段和下游河段的分洪措施,并结合先分洪、后行洪、再蓄洪的思路开展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