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基于艾叶油成分具有抑菌、镇咳、祛痰及平喘等药理学作用,探究艾叶油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健康小鼠75只,随机分为A组(生理盐水对照)、B组(中药急支糖浆阳性对照)、C1组(艾叶油低剂量)、 C2阻(艾叶油中剂量)、C3 (艾叶油高剂量),每组15只;应用枸橼酸喷雾引咳法观察咳嗽潜伏期时间。另选取50例健康小鼠,随机分为D组(鲜竹沥口服液)、E组(生理盐水对照)及F1组(艾叶油低剂量)、 F2组(艾叶油中剂量)、F3组(艾叶油高剂量),每组10只;应用气道酚红排泄法计算酚红浓度。选取80只大鼠,分为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组艾叶油低剂量组(150 mg/kg)和艾叶油大剂量组(300 mg/kg)、实验对照固本咳喘片组(160 mg/kg),每组20只;进行平喘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艾叶油有机成分;采用微量肉汤梯度稀释法测量艾叶油体外抑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析艾叶油GC-MS结果、艾叶油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液体试管法);比较A组、B组、C1组、C2组、C3组小鼠咳嗽潜伏期;比较E组、D组、F1组、 F2组、F3组小鼠酚红排泄量;比较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组、艾叶油低剂量组、艾叶油大剂量组、实验对照固本咳喘片组大鼠肺溢流压力及注射组织胺后溢流压力变化。结果 艾叶油的止咳实试验结果表明:艾叶油各组咳嗽潜伏期均明显延长,且一定程度上呈剂量依赖性, B组、C1组、C2组、C3组咳嗽潜伏期分别为(51.79±18.61)、(44.14±7.99)、(57.60±7.82)、(62.98±23.47)min,均长于A组的(18.79±9.4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1组、C2组、C3组咳嗽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叶油的祛痰实验结果表明:各组小鼠气道酚红排泄量均增加,且一定程度上呈剂量依赖性。D组、F1组、F2组、F3组酚红排泄量分别为(55.19±9.61)、(49.14±8.49)、(57.60±8.72)、(60.98±10.67)μg/ml,均高于E组的(18.23±4.43)μ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F1组、F2组、F3组酚红排泄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叶油低剂量组、艾叶油大剂量组肺溢流压力分别为(7.27±0.89)、(7.74±0.90)kPa,均低于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组的(9.84±1.28)kPa和实验对照固本咳喘片组的(9.09±1.37)kPa,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组与实验对照固本咳喘片组肺溢流压力比较及艾叶油低剂量组与艾叶油大剂量组肺溢流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织胺后,艾叶油低剂量组、艾叶油大剂量组肺溢流压力升高时间分别为(1.87±0.98)、(1.84±0.93)s,长于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组的(1.24±0.5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组与实验对照固本咳喘片组肺溢流压力升高时间比较及艾叶油低剂量组与艾叶油大剂量组肺溢流压力升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叶油低剂量组、艾叶油大剂量组肺溢流压力升高值分别为(1.40±0.55)、(1.21±0.62)kPa,均小于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组的(1.79±0.82)kPa与实验对照固本咳喘片组的(1.72±0.89)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组与实验对照固本咳喘片组肺溢流压力升高值比较及艾叶油低剂量组与艾叶油大剂量组肺溢流压力升高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叶油低剂量组、艾叶油大剂量组肺溢流压力持续时间分别为(4.05±3.02)、(4.54±2.52)min,均短于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组的(8.24±5.3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叶油低剂量组、艾叶油大剂量组、实验对照固本咳喘片组注射组织胺后肺溢流压力变化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叶油具有抑菌、杀菌、镇咳、祛痰、平喘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
单位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