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内蒙古巴彦乌拉铀矿床位于二连盆地,是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床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古气候条件能直接影响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而其对巴彦乌拉砂岩型铀矿形成的影响还存在争论。以内蒙古巴彦乌拉铀矿床赛汉组不同类型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还原赛汉组沉积时期古沉积环境,进而探讨古气候条件对该矿床的影响。赛汉组砂岩主要为中、细粒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反映物源区相对稳定;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图解较为平坦且一致,指示该区具有统一的物源;B含量为8.04×10-6~195.43×10-6和n(Sr)/n(Ba)值为0.08~0.46等特征均指示沉淀水体为淡水,反映沉积初期为温暖潮湿环境;n(V)/n(V+Ni)值为0.21~0.73、δU值为1.27~1.99以及较富集的氧化-还原环境敏感元素U和Mo特征等表明,沉积时水体中含氧量较低,为还原环境。结合n(Sr)/n(Cu)值为1.42~24.45和w(SiO2)/w(Al2O3)值为3.03~8.24,认为内蒙古巴彦乌拉铀矿床赛汉组砂岩沉积末期处于干热气候条件。综合研究认为赛汉组初期为温暖潮湿的还原条件,有利于黄铁矿和有机质富集,并为地层中铀的富集提供了良好条件,而沉积末期为干热气候条件,有利于铀的活化迁移,为内蒙古巴彦乌拉铀矿床的形成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