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探讨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阳性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在北京市朝阳区设有NICU的机构收治的1 300例新生儿为筛查对象,出生48 h后病情稳定时至出院前时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及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进行筛查,未通过者3月龄行听力学诊断。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母亲孕周、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高胆红素血症、颅面部畸形、窒息史、胎粪吸入史等临床资料,分析筛选出NICU新生儿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影响因素,并对确诊听力损伤的患儿进行追踪随访至6月龄。结果 1 300例NICU新生儿中,筛查通过1 228例,通过率为94.46%。经TEOAE、AABR筛查及TEOAE与AABR联合筛查的未通过率分别为2.69%、4.48%和6.24%,联合筛查的未通过率高于单独TEOAE筛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50,P=0.037)。筛查未通过的72例患儿经听力学诊断,确诊有听力障碍38例,听力障碍人数占比2.92%。单因素分析显示,胎数、出生体重、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NICU住院天数、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未通过听力筛查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胆红素血症、多胎、Apgar评分<10分、NICU住院天数>5 d为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异常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 NICU新生儿是听力障碍的高发人群,TEOAE与AABR联合筛查可对单一方法筛查模式进行有效补充,做好NICU新生儿听力的早期筛查和定期的听力学评估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