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贝叶斯核机回归(Bayesian kernel machine regression, BKMR)探讨多环芳烃混合暴露的基准剂量。方法选取2014至2019年, 每年夏季(6至8月)调查的山西省某焦化厂下风向成年居民155人为研究对象。采集研究对象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液进行血常规自动分析检测, 采集晨尿用于现场尿常规自动分析检测、尿肌酐检测。运用BKMR模型结合基准剂量法计算多环芳烃暴露对非职业人群红细胞损伤的内暴露可接受剂量值。结果红细胞异常组(117人)的多环芳烃羟基代谢混合物(hydroxyl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OH-PAHs)浓度明显高于红细胞正常组(38人)(P<0.01)。OH-PAHs联合作用中, 2羟基萘贡献最大, 后验包含概率(PIP)值为0.935 4。当OH-PAHs≥P55浓度时, 红细胞异常的风险随着OH-PAHs混合物暴露量增加而增大;当OH-PAHs分别处于P65和P75浓度时, 成人发生红细胞异常的风险分别是OH-PAHs处于P50的3.09倍和4.98倍。与高浓度相比, 低浓度OH-PAHs暴露对红细胞损伤敏感。联合作用下8种OH-PAHs的内暴露可接受剂量分别为1.010 μmol/mol Cr(2羟基萘)、0.743 μmol/mol Cr(1羟基萘)、0.901 μmol/mol Cr(2羟基芴)、0.775 μmol/mol Cr(1羟基菲)、0.737 μmol/mol Cr(1羟基芘)、0.607 μmol/mol Cr(9羟基芴)、0.713 μmol/mol Cr(2羟基菲)和0.628 μmol/mol Cr(3羟基苯芘)。结论 OH-PAHs混合物对非职业人群红细胞损伤存在正联合效应, 低浓度OH-PAHs暴露对血细胞损伤更为敏感。建议多环芳烃的内暴露剂量控制在1 μmol/mol Cr以内。
-
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山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