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鼻咽通气管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中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通气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在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并进行MECT治疗的150例精神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面罩通气组(M组)、口咽通气道通气组(O组)和鼻咽通气管通气组(N组)。患者在静脉推注丙泊酚和琥珀酰胆碱后,M组给予常规单纯面罩通气,O组给予置入口咽通气道后面罩通气,N组给予置入鼻咽通气管后面罩通气。比较三组气道压力值、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peripheral oxygen, SpO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耐受时间。结果:麻醉后(T1),N组和O组气道压力均低于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和O组气道压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电后1 min(T2)和通电后3 min(T3),M组、N组HR、MAP均明显低于O组,M组患者Sp O2明显低于O组、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和O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短于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患者耐受时间长于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通气管和口咽通气道在精神疾病患者进行MECT治疗时均能解除患者上呼吸道梗阻,缩短呼吸和意识的恢复时间。鼻咽通气管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及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减缓患者痛苦,增加了安全性。

  • 单位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