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过对列斐伏尔、本雅明等学者城市文化理论和观察方法的梳理,运用场景、原真性、地方性等理论分析概念和框架工具,采用图表、数据分析和访谈等方法,深入分析愚园路近百年来的历史文化特征和社会空间演变。在持续的城市更新中,愚园路较为成功地保存了风貌街区的文化连续性,未来仍将面临复合性和延展性、历史起源和潮流开端、“地方”和“无地方”等如何和协共生的问题。对于人而言,产生意义的空间才成其为地方。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与某些地方紧密相连,正是这些我们深深关切的地方和地方的连续感构建起了个人身份与文化认同。
-
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