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液体复苏量与休克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胡葭鑫; 刘宝*; 周树生; 孟华东; 费梦雪; 张雨晨
来源: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 5(10): 44-47.
DOI:10.19347/j.cnki.2096-1413.202010019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量对休克患者临床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ICU住院的休克患者116例,将患者根据1周液体入量分为3组(1组:<2 500 mL,17例;2组:2 500~3 500 mL,66例;3组:>3 500 mL,33例);根据液体平衡量分为4组(A组:<-500 m L,22例;B组:-500~<0 mL,27例;C组:0~500 mL,36例;D组>500 mL,31例)。比较不同液体入量组患者的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氧和指数、BNP、Cr、BUN、LAC、总胆红素水平、ICU死亡率、28 d死亡率、心力衰竭发生率、ICU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利尿剂1周内总量;比较不同液体平衡量组患者的ICU死亡率、28 d死亡率;采用韦恩图分析两种分组方法下患者的28 d死亡情况。结果液体复苏后,3组与1、2组患者1周前、后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BNP、BUN、总胆红素水平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与2、3组患者1周前、后的氧合指数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组患者的Cr、LAC水平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ICU死亡率、心力衰竭发生率高于1、2组(P<0.05);1组的28 d死亡率低于2、3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2、3组(P<0.05);3组患者的利尿剂1周内总量大于2组(P<0.05)。D组患者的ICU死亡率及28 d死亡率均高于A、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韦恩图可知,28 d死亡总人数为46例,D组与3组的死亡人数交集为14例,分别占D组死亡人数的60.87%,占3组死亡人数的73.68%,占死亡总数的30.43%。结论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成功后,当患者液体入量>3 500 mL,且液体平衡量>500 mL时,患者临床预后差,死亡率高。临床医师应加强液体管理,减少液体输注,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存活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