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他人责任感是个体为他人着想的底线或对他人责任与义务的感知,是个体成熟与社会化的重要表现。大学生的责任感状況更是会影响未来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为更好地进行大学生责任感教育,需要找到基前置的影响因素以便进行更为科学的干预。研究表明,大学生个体取向自我建构因素中的竞争因子越高,则集体责任感越低;而社会取向自我建构中自我修为因子对他人责任感有正向的影响作用,社会敏感因子有负向影响作用;心理距离建构对所有责任感有正向影响作用,思维建构抽象程度越高责任感越强。因此在大学生责任教育中,应注意加强社会取向自我建构教育,强调他人的重要性,注重提高思维认知抽象水平,并结合实际案例和角色扮演等情境化设计提高责任教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