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已发表文献中医药治疗肾性水肿的研究现状并探讨用药规律及核心处方特点。方法:收集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医学生物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平台,维普数据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12月1日,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运用EXCEL、IBM SPSS Statistics 22.0及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分析药物性味归经、功效、频数、关联规则及网络可视化、聚类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共纳入166篇文献,收录83个有效处方,药物使用总频次945次,涉及中药145种,使用频率较高的有30味(频次> 10),使用频次前5位的分别是茯苓、黄芪、白术、泽泻、丹参;功效分析显示使用频次较高的利水渗湿药、补气药、活血化瘀药、辛温解表药、补阴药;对所有药物进行四气五味的分析,其中四气以寒、温、平、凉性药物居多,以寒性药物位居首位;五味多见甘、苦、辛、淡、酸,以甘味为首;归经按频次排列为肺、肝、肾、脾、胃、心、膀胱、大肠、小肠;药物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显示,关联规则分析总结出用药核心配伍组合为“黄芪-白术-茯苓-泽泻-丹参”。聚类分析得到新组合包含1对药对及7组药物组合。结论:通过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发现,临床上中医治疗肾性水肿时以利水除湿、温阳行气、活血散瘀为原则,研究所得出高频药物、核心药物组合能对肾性水肿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基于文献数据挖掘的基础,辨证统一选用合适的中药处方才能有效提高肾性水肿的治疗效果。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