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湖泊功能丰富。近年来,受气候变化、三峡工程运用和社会经济发展共同影响,洞庭湖水位偏低,湖泊功能面临挑战。湖泊功能的发挥需要以一定的水文条件为基础,本文以城陵矶七里山水位表征东洞庭湖河湖格局,将河湖格局分为河相(水位小于22 m)、河相主导(水位介于2224 m)、湖相主导(水位介于2426 m)、湖相(水位大于26 m)共四个阶段,对应的湖相指数分别为小于1.0、1.01.7、1.74.3、大于4.3。1950—2012年观测资料表明,这四个阶段多年平均在年内所占比例分别为45%、13%、16%、26%,其中湖相主导和湖相天数均呈下降趋势。基于湿周法,总结维持东洞庭湖湖泊功能的适宜水位范围为2426 m,年内天数应在60天以上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