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环境下可分化成肝干细胞,参与肝功能的修复和重建。目的:分析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将84例乙型肝炎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n=42)采用对症治疗,同时口服恩替卡韦、扶正化瘀胶囊;干细胞组(n=42)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经肝左右动脉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6/kg。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周,检测肝纤维化、肝功能及终末期肝病模型系统评分,统计患者1年生存率。结果与结论:(1)肝纤维化:两组治疗后的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干细胞组治疗后12,24周的上述指标均低于常规组(P<0.05);(2)肝功能:两组治疗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白蛋白、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干细胞组治疗后12,24周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常规组,胆碱酯酶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3)终末期肝病模型系统评分:两组治疗后的终末期肝病模型系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干细胞组治疗后24周的终末期肝病模型系统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4)1年生存率:干细胞组1年生存率高于常规组(50%,69%,P<0.05);(5)结果表明: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能够显著改善肝纤维化状态和肝功能,提高患者1年生存率。
-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南阳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