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分析

作者:任晓辉; 张扬; 高之宪; 季楠; 张俊廷; 张力伟
来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5, 31(10): 992-996.
DOI:10.3760/cma.j.issn.1001-2346.2015.10.006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并进行颅内感染风险的预测分析。方法纳入2012年8月至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术后患者2 058例,按切口类型术前0.52.0 h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应用时限Ⅰ类切口≤24 h,Ⅱ类切口≤48 h)。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术后颅内感染的因素并建立感染预测评分量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预测感染的阈值。结果2 058例患者中,216例(10.5%)发生颅内感染,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3.4%(29/216)。Ⅰ类和Ⅱ类切口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0.1%(115/1 137)和11.0%(101/9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龄、手术时间延长、后颅窝和脑室内手术是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与1740岁患者比较,4060岁和≥60岁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OR值(95%CI)分别为0.546(0.4010.745)、0.277(0.1530.499);与鞍区比较,幕上、脊髓/非肿瘤、脑干/小脑脑桥角区/小脑、脑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OR值(95%CI)分别为3.014(1.3296.838)、1.977(0.8554.571)、4.585(1.97110.666)、8.410(2.92424.195),与手术时间<4 h比较,4~<7 h和≥7 h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OR值(95%CI)分别为4.555(2.2809.100)、8.939(4.29218.615),均P<0.01。ROC曲线预测Ⅰ类切口术后颅内感染的综合评分阚值为-2.2分,其中低危组(<-2.2分)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为4.4%(30/685),高危组(≥-2.2)为18.8%(85/452);Ⅱ类切口颅内感染的综合评分阈值为-1.9,低危组(<-1.9)和高危组(≥-1.9)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为3.1%(18/588)、24.9%(83/333)。结论年龄、手术部位和手术用时是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由此建立的危险因素评分量表可预测术后颅内感染的风险,为差异化预防应用抗生素提供了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