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冬季一次污染过程PM2.5组分特征及来源分析

作者:张颖龙; 张帆; 唐倩; 吴伟超; 吕升; 袁婧
来源:四川环境, 2022, 41(04): 67-73.
DOI:10.14034/j.cnki.schj.2022.04.011

摘要

为了研究嘉兴市城区大气污染过程的颗粒物化学组分特征,利用Minimum R-squared (MRS)方法、轨迹聚类和浓度权重轨迹法(CWT)对2020年12月9~14日一次污染过程中不同污染阶段的气象要素、PM2.5化学组分特征和污染潜在源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污染过程主要受弱偏北气流下的本地积累及上游污染输送影响.在污染阶段风速和能见度低,二次无机盐(NO3-、SO42-和NH4+之和,SNA)浓度上升明显,为PM2.5主要组分,且二次生成明显.监测期间均受机动车尾气排放和燃煤共同影响。污染消散阶段,受冷空气影响,风速增大,能见度转好。本地积累阶段、本地叠加上游输送阶段和消散阶段SOC在OC中占比呈上升趋势,且在传输过程中老化程度较高。结合CWT结果和轨迹聚类结果,本次PM2.5污染潜在源区为安徽和江苏北部交界处、淮安、扬州、苏锡常等沿线地区。了解PM2.5污染特征及来源,可为相关部门提供防治对策理论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