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复制大鼠CAG模型,并将成模大鼠分为埋线组16只和模型组15只,同时预先设立空白对照组15只;三组均采取蒸馏水结合清洁级普通饲料喂养,埋线组加上埋线治疗,空白组和模型组配合与埋线组大鼠同时间、同强度的抓取和束缚,不进行任何治疗,直至实验疗程结束;疗程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法检测血浆胃泌素-17(G-17)、VEGF、TNF-α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与埋线组、模型组与空白组大鼠血清G-17、VEGF、TNF-α表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埋线组与空白组大鼠血清G-17、VEGF、TNF-α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17表达强度由弱到强的顺序依次为:模型组、埋线组、空白组;血清VEGF、TNF-α表达强度由弱到强的顺序依次为:空白组、埋线组、模型组。结论: 埋线可能通过调节G-17、VEGF、TNF-α的表达而起到治疗CAG的作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