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学生不再是单纯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学习的个体。这要求教师从思想上改变对学生的印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更新教学方法。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接受外部知识时,运用多种感官能对事物的认识更为生动并能提高其效率,即"通感效应"。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主要采取讲述法,仅运用到听觉,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其他感官。为了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会主动思考,历史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通感效应",帮助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