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6个月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干预对新诊断T2DM患者直肠异常隐窝灶(ACF)数量的影响。方法 12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新诊断T2DM患者,按1∶1∶1∶1被随机分配至低剂量二甲双胍组(LDG组,500 mg/d),中剂量二甲双胍组(MDG组,1000 mg/d),高剂量二甲双胍组(HDG组,1500mg/d)和对照组(UTG组,未服用二甲双胍),每组均为30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应用放大结肠镜对4组直肠ACF数目进行测量,同时收集并测定临床参数指标。结果与干预前比较,MDG组干预6个月后直肠ACF数目减少[(7.7±6.1)vs(6.1±4.4)个/人,P<0.05];与干预前比较,HDG组干预后3个月、6个月后直肠ACF数目减少[(7.4±5.7)vs(5.1±4.6)vs(4.5±3.4)个/人,P<0.05或P<0.01],其中6个月后直肠ACF数目较3个月时进一步降低(P<0.05)。相关分析发现,6个月后ΔACF与ΔFPG、ΔHbA1c、Δ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ΔHOMA-IR、ΔHbA1c是ΔACF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二甲双胍对新诊断T2DM患者的直肠ACF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呈现剂量相关性,部分原因可能与其降低血糖、改善肥胖和IR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