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和居民债务水平上升的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可能通过居民债务这一中介变量间接作用于居民消费。本文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通过居民债务影响居民消费的三点假设,并运用2013-2019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居民消费的总体效应、区域异质性效应以及间接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消费水平,但促进作用是非线性的,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其中,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的提升效应明显,西部地区相对偏弱。除直接效应外,数字普惠金融还会通过居民债务这一间接机制促进居民消费的提升。适当提升居民债务水平有助于增进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的正向效应,但当居民债务越过46.2%这一门槛值进入高债务区制后,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有所减弱。
-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