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退出阶段、插入阶段对结直肠病变观察及插入阶段检测对乙状结肠息肉诊疗的临床意义,最大限度地减少漏诊病变的风险。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期间180名患者。记录检测到的息肉总数,插入到退出结束的病变图像、病变数量、纯观察时间(退出阶段),内镜下对检出病变的诊断(位置、大小、形状和组织学)。主要研究终点是插入和退出期间结直肠息肉特别是乙状结肠息肉检出率的差异及合适的摘除时机。结果:180例患者结肠镜检查,共检出280枚息肉,在插入时检出56枚(20.0%),退出时检出270枚(96.4%),插入和退出时检出46枚(16.4%)。虽然除乙状结肠息肉外,所有息肉均可在退出时检出,在发现的87枚(11%)乙状结肠息肉中,只有在插入时才能检出10枚(11%),检出病变绝大部分表现为扁平形状,直径较小,予内镜下摘除或在息肉附近进行标记并在退出阶段期间摘除,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结论:在本研究中,即使在插入阶段,对息肉的检测及摘除显示出减少乙状结肠腺瘤性息肉漏诊率、降低发展为结直肠癌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