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概况

作者:陈梓瑜; 赵耀东*; 蒋梅霞; 赵婷婷; 刘娟娟
来源:中医临床研究, 2021, 13(27): 109-112.

摘要

原发性痛经是指盆腔无明显器质性改变,且女性行经期间出现周期性的小腹部及腰骶部疼痛的妇科常见病与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前列腺素、缩宫素、雌激素、孕激素、血管活性因子、β-内啡肽及子宫本身的因素密切相关,故治疗多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中医则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主要概括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治疗以“通则不痛”“荣则不痛”为基础,多采用中药、针灸等。其治疗手段多样,且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操作简便等优势。因此,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外感风、寒、湿、热之六淫邪气;内伤于肝、脾胃、心、肺、肾之五腑及冲脉、任脉、督脉、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脾经、足太阳膀胱经之经络循行三个角度总结了原发性痛经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概况。并通过对现有的病因病机的研究,指出目前在病因病机研究方面仍需要注重的三个问题:一是病因病机的研究与临床病因学相关联;二是从实验角度进一步证实经络与胞宫的具体相关性;三是研究环境及体质因素对痛经发病的影响,进一步合理规范痛经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