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心血管病和介入治疗操作分类编码。方法 查阅心内科成人先天性心血管病和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相关资料和文献,根据国际疾病与手术操作分类原则,对病历进行准确的ICD-10和ICD-9-CM-3编码。结果 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分类到Q21.2;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分类到Q21.1;室间隔缺损分类到Q21.0;动脉导管未闭分类到Q25.0;肺动脉瓣狭窄分类到Q25.6;二叶主动脉瓣分类到Q23.1;三尖瓣下移畸形分类到Q22.5;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分类到Q23.0;主动脉窦动脉瘤分类到Q25.4;法洛四联症分类到Q21.3。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和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分类到35.96;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分类到38.85;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分类到35.52;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分类到35.55。结论 编码员应经过专业的学习和考核,掌握ICD分类原则和编码技能,学习和积累临床医学知识并了解医学新进展,日常工作中积极主动与临床医师沟通;建立编码质控机制,不断提高编码质量。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