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血流动力学影响

作者:胡马洪; 赖志珍; 孟建标; 许秀娟; 季春莲; 代沐华; 张微; 庞丽莎; 张庚*
来源: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9, 17(05): 409-412.
DOI:10.13558/j.cnki.issn1672-3686.2019.05.007

摘要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血流动力学作用的影响。方法将11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HVHF组和常规组,每组57例。常规组予以甘露醇0.5 g/kg静滴,每6小时一次;HVHF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超滤量为60 ml·kg-1·h-1的HVHF治疗,持续72 h。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72 h及7 d测定患者的颅内压(ICP)、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变化。结果 HVHF组治疗后72 h及7 d ICP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52、12.25,P均<0.05),而常规组治疗后7 d ICP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P<0.05)。HVHF组治疗后72 h、治疗后7 d的ICP明显较常规组低(t分别=4.88、2.11,P均<0.05)。HVHF组各时间点的ITBVI、EVLW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4.36、9.32,P均<0.05),但各时间点的SVRI、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1.37、0.33,P均>0.05)。HVHF组治疗后72 h ITBVI低于治疗前,治疗后72 h及7 d EVLWI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23、5.08、6.49,P均<0.05)。常规组各时间点的ITBVI、EVLWI、SVRI、MAP比较,差异均无计学意义(F分别=2.28、1.16、1.65、2.04,P均>0.05)。HVHF组治疗后72 h、治疗后7 d的ITBVI、EVLWI明显较常规组低(t分别=5.07、3.67;4.53、2.87,P均<0.05),而SVRI、MAP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49、0.55、1.49、1.50,P均>0.05)。结论 HVHF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血流动力学状态。

  • 单位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