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患者围术期凝血因子和抗凝因子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经法洛四联症矫治术治疗的47例法洛四联症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35例,女12例;年龄1.2026.00(8.00±6.48)岁;体重8.7046.00(18.20±21.50)kg。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及手术后第4、7、10 d常规检测血浆凝血因子Ⅱ、Ⅶ、Ⅷ、Ⅸ、Ⅹ以及抗凝血酶Ⅲ和蛋白C活性,同时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结果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后早期凝血因子Ⅱ(术后第4 d:102.66%±20.61%vs.69.27%±16.51%)、Ⅶ、Ⅷ、Ⅸ、Ⅹ(术后第4 d:125.43%±39.97%vs.64.80%±11.46%)活性均较术前水平显著升高,于术后第47 d达到峰值,在术后第10 d仍显著高于术前。PT、APTT值在术后早期均显著下降,在术后第10 d仍显著低于术前水平;血浆抗凝血酶Ⅲ及蛋白C活性在术后早期均呈上升趋势,至术后第10 d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术后凝血因子活性增强及凝血功能恢复可能与缺氧改善有关;术后早期的凝血因子活性增强有利于正常止血,而术后晚期则存在凝血/抗凝平衡向着凝血功能增强方向倾斜,有发生血栓形成的风险,可进行适当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