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醒神益智”组穴对脑静息态功能的影响

作者:朱小棠; 冯天骄; 郑璐; 邱蕾; 张瑶; 张占军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34(03): 181-184+217.

摘要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针刺穴位、非穴位对大脑静息态功能网络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阐释针刺的神经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健康大学生20名,随机分为穴位组和非穴位组,穴位组针刺百会、双侧风池、双侧内关,非穴位组针刺上述各穴位旁开1.5~2.0 cm非穴位处。针刺30 min后,受试者即刻接受磁共振扫描,所采集到的fMRI数据,通过大脑活动局部一致性(ReHo)计算,获得穴位、非穴位组ReHo差异脑区;再以其中的差异脑区为种子点,计算其与大脑其他体素的功能连接(FC)情况。结果穴位、非穴位组静息态脑活动差异主要表现在脑左侧梭状回、左侧颞下回和左侧脑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左侧脑岛为种子点进行FC分析发现,穴位、非穴位针刺后对脑内FC模式的影响不同,穴位组左侧脑岛与右侧额中回FC显著增强。结论针刺百会、风池、内关对脑静息功能态的影响显示出了穴位具有特异性,临床选用上述组穴所发挥的益智醒神、改善记忆的功用,可能与其在静息功能状态下增强了脑左侧梭状回、左侧颞下回和左侧脑岛活动有关,如通过左侧脑岛与右侧额中回FC的显著增强,加强了记忆、学习等相关脑区的功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