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浸水时间对大豆种质耐涝性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作者:王永强; 姚梦楠; 薛冬; 赵娜; 周恩强; 魏利斌; 顾春燕; 缪亚梅; 汪凯华; ****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2023, 51(02): 86-91.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3.02.013

摘要

为探明萌发期不同浸水时间对大豆种质耐涝性及其理化特性的影响,以江淮地区种植的10个大豆种质为试验材料,在萌发期作浸水48、72 h处理,研究不同大豆种质发芽活力指数、相对电导率、生理酶活性等理化特性。结果表明,浸水48、72 h处理后,不同种质之间的发芽活力指数、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丙酮酸脱羧酶(PDC)活性差异显著;随着浸水胁迫时间的增加,苏X19011、新豆90-30的发芽活力指数无明显变化,其余各材料的发芽活力指数均明显降低。苏X19011的发芽活力指数最高,为27.6;通豆16-058、南农W182的发芽活力指数为0。种子长度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丙酮酸脱羧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发芽活力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对电导率与丙二醛含量呈正相关,与丙酮酸脱羧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发芽活力指数与SOD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MDA含量、PDC活性呈显著负相关。抗性种质通过提高SOD酶活性、降低PDC活性和MDA含量,从而抵抗涝害逆境。

  • 单位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