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MRS定量分析在脑结核瘤、弓形虫脑病与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高欣; 张丹; 艾尼瓦尔·吾拉木; 杨豫新; 王艳; 戴国朝; 吕新胜; 陈宏; 王俭*
来源: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0, 39(03): 440-445.
DOI:10.13437/j.cnki.jcr.2020.03.004

摘要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技术在脑结核瘤、弓形虫脑病和脑转移瘤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搜集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就诊于本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弓形虫脑病和脑结核瘤患者各15例,脑转移瘤患者20例;分别进行脑MRI常规扫描、增强扫描和1H-MRS扫描。观察脑结核瘤、弓形虫脑病和脑转移瘤病灶实质区、病灶水肿区及对侧相应正常部位脑实质,分别观察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2.02 ppm)、胆碱(Cho)(3.22 ppm)、肌酸(Cr)(3.02 ppm)、脂质(Lip)(0.8~1.5 ppm)、乳酸(Lac)(0.33~1.35 ppm)、肌醇(MI)(3.56 ppm),Lip与Lac之和(LL);计算Cho/Cr、Cho/NAA、Cr/NAA、MI/Cr、(Cho+MI)/Cr、LL/Cr值。结果弓形虫脑病病灶实质区Cho、MI峰明显低于脑转移瘤,弓形虫脑病病灶实质区Cho/Cr、Cho/NAA、(Cho+MI)/Cr值低于脑转移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结核瘤病灶实质区Cho/Cr、Cho/NAA、(Cho+MI)/Cr值低于脑转移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弓形虫脑病病灶实质区Cr、NAA、MI、LL峰明显低于脑结核瘤,弓形虫脑病病灶实质区Cr/NAA值低于脑结核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弓形虫脑病、脑结核瘤和脑转移瘤病灶水肿区Cho/Cr、Cho/NAA、Cr/NAA、MI/Cr、(Cho+MI)/Cr、LL/Cr比值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1H-MRS技术可以提供脑结核瘤、弓形虫脑病和脑转移瘤病灶及病灶周围水肿区组织代谢的特点,为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 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 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