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和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的中医四诊和证候分布特征。方法依据心力衰竭病人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HFpEF组和HFrEF组,对两组病人基本信息、中医四诊和证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FpEF组女性、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和脑血管意外者较多,常见心功能Ⅱ级和Ⅲ级,HFrEF组男性、扩张性心脏病病人显著增多,常见心功能Ⅲ级和Ⅳ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常见39项四诊条目,HFpEF组易出现晕眩、口唇青紫、胸闷、胸痛、口淡和夜尿频多,HFrEF组易出现呼吸困难、畏寒、自汗、盗汗、喘息、腹胀、手足不温、浮肿、齿痕舌、沉迟脉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本研究出现10种证候、7种证型,气虚证、血瘀证、水停证、痰浊证、阴虚证和阳虚证为心力衰竭常见证候;二证型、三证型和四证型为主要证型,HFpEF组易出现单证型,HFrEF组则较易出现血瘀证、水停证、痰浊证、阳虚证和湿证及五证型、六证型、七证型,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HFpEF组病人处于心力衰竭初期、中期阶段,与心、气、瘀关系较为密切,常见心气不足、气虚血瘀等证;HFrEF组病人处于心力衰竭病程终末期(较为严重阶段),该病程与心、脾、肾、血、水、痰、阳关系更为密切,易出现因虚致瘀、气损及阳、水湿不利、痰湿内阻等证。
-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