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诺贝特改善脂蛋白脂酶基因杂合敲除小鼠胰岛素抵抗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韩亭亭; 李阳雪; 郑爽; 任星星; 陈宁欣; 刘伟; 胡耀敏*
来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8, 34(10): 867-871.
DOI:10.3760/cma.j.issn.1000-6699.2018.10.012

摘要

目的研究非诺贝特对脂蛋白脂酶基因杂合敲除(LPL+/-)小鼠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并探索可能的机制。方法分别选取LPL+/-小鼠和野生型(WT)C57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将其分为3组(各6只):LPL+/-(FB)组、LPL+/-(W)组、WT组。其中, LPL+/-(FB)组小鼠予以非诺贝特(50 mg·kg-1·d-1)灌胃8周, 而LPL+/-(W)组和WT组小鼠均予以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8周。观察3组小鼠的体重, 检测3组小鼠血浆三酰甘油(TG)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行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监测血糖变化, 计算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和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肝脏和骨骼肌组织在胰岛素刺激前后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水平, 采用二氢乙啶荧光染色法检测活性氧簇(ROS)水平, 以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LPL+/-(W)组小鼠比较, LPL+/-(FB)组小鼠体重较低, 血浆TG和FFA水平下降约46.0%和76.5%, 空腹血浆胰岛素和HOMA-IR降低, 而空腹血糖和AUCG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论肝脏还是骨骼肌, 与胰岛素刺激前比较, LPL+/-(FB)组在胰岛素刺激后的Akt磷酸化水平的升高程度显著大于LPL+/-(W)组小鼠;LPL+/-(FB)组小鼠骨骼肌中的ROS水平低于LPL+/-(W)组小鼠, 而在肝脏中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骨骼肌中, LPL+/-(FB)组小鼠SOD、CAT的mRNA表达水平较LPL+/-(W)组显著升高, 而在肝脏中2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非诺贝特可降低LPL+/-小鼠体重, 同时改善脂代谢、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降低氧化应激。

  •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