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广西医疗损害纠纷案例的发生规律与基本特征,为缓和医患关系及降低医疗纠纷发生概率提供参考性建议。方法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的广西2017—2021年共549份医疗损害纠纷民事判决书为研究对象,对549份判例从分布、鉴定情况、责任划分、赔偿金额四个维度进行回顾性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从分布特点分析,发生纠纷的医疗机构类型主要以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为主,以妇产科、急诊科、骨科为纠纷高发科室;从鉴定情况分析,鉴定方式多采用医疗过错司法鉴定,法院对鉴定结果的采信度达到93.3%,判例审理平均时长约11.8个月;从责任划分分析,医疗机构承担次要责任居多,占37.5%;从赔偿金额分析,案均赔偿金额逐年增高。结论 医患关系依旧紧张,医疗机构需减少诉讼案件发生,降低诉讼赔偿。应加强医疗风险识别,强化医疗安全管理,引导人民调解,探索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完善司法鉴定独立性与专业性,规范尸检告知,落实专家辅助人,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纠纷与诉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