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明确两种导泻药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是否会导致迟发性药物不良反应,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61例拟行结肠镜检查的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双盲分成两组,A组31例、B组30例分别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0%甘露醇清洁肠道,于导泻前、导泻后d1、d14取粪便送检,标本直接涂片法检测细菌总数、革兰阳性菌数量,稀释性平板菌落计数法+快速细菌鉴定法检测肠球菌、大肠杆菌数量;导泻后d14电话随访病人是否出现迟发性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导泻后d1,两组细菌总数[A组:(127.5±30.6)个/油镜比(3 409.7±734.6)个/油镜,B组:(110.9±27.8)个/油镜比(3 300.0±755.7)个/油镜]、革兰阳性菌数量均显著减少,肠球菌、大肠杆菌数量均显著增加,B组变化更显著(P<0.05)。导泻后d14,两组细菌总数[A组:(3 380.7±794.3)个/油镜,B组:(3 250.0±813.1)个/油镜]、革兰阳性菌数量基本恢复正常;肠球菌、大肠杆菌数量均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泻后14 d内,两组均出现迟发性药物不良反应,其发生与肠道菌群的改变有关(r=0.68,P<0.01),B组发生率更高[30.0%(9/30)比6.45%(2/31)](P<0.05)。结论导泻药物会引起肠道菌群数量及构成的显著改变,导致迟发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相对于20%甘露醇,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更小、迟发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更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