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湿降浊法治疗痛风性肾病验案3则

作者:宿家铭; 柳红芳*; 宋佳殷; 蒋威; 吴曦; 董昭熙
来源:江苏中医药, 2021, 53(10): 56-58.
DOI:10.19844/j.cnki.1672-397X.2021.10.019

摘要

<正>痛风性肾病(gouty nephropathy,GN)又称高尿酸血症肾病,是指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髓质、间质或远端集合管所致的肾损害,目前现代医学针对本病仍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1]。GN可归属于中医学"痹证""痛风""淋证""癃闭""关格"等范畴,近年来中医治疗本病因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优势成为研究热点。柳红芳教授根据痛风性肾病"清浊相淆,浊瘀伤肾"之基本病机提出以"化湿降浊法"治疗[2],临证效果较好,现择其治验3则介绍如下。

  • 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