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一、唐代对军籍的称谓军队在任何时期都是国家的核心军事力量之一,因此确切地掌握军队的数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掌握军队数量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进行军籍管理。而且,军籍的管理与兵源、军费、军纪、兵制等问题也密切相关。唐代前期沿袭西魏北周以来的军事制度,实行府兵制,广设军府,称为折冲府。所有折冲府都分属中央的十六卫,按道里远近规定番期周次,轮番到长安宿卫,他们是禁卫军,兵士总称为卫士。卫士的任务是上番宿卫,在和平时期分番防守远近镇戍,在战争时奉命出征。发生战争时,除了卫士以外,还经常征发兵士征行和远镇,称为兵募。由于府兵和兵募是唐前期最主要的军事力量,因此唐前期很重视对府兵、兵募的管理。唐代军籍管理中的申报、勘简制度也逐渐成熟。后来府兵制瓦解,募兵制兴起后,唐代对军队的军籍管理逐渐转为军额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