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在便血主要症状牛奶蛋白过敏(CMPA)新生儿治疗期间,母亲饮食回避法与特殊配方奶粉两种方法的效果对比。方法:以我院2021年1—12月接诊的52例以便血主要症状CMPA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顺序将其分为A组与B组,分别采取母亲饮食回避法与特殊配方奶粉,对患儿进行持续6个月的追踪,采用国际通用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WAZ)、年龄别身高Z评分(LAZ)、首都儿科研究所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于0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测评对比,同时关注患儿末期便血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时,A组与B组WAZ评分结果为(0.45±0.04)分、(0.43±0.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0,P<0.05);治疗6个月时,A组与B组WAZ评分结果为(0.54±0.25)分、(0.47±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9,P<0.05);治疗3个月时,A组与B组LAZ评分结果为(0.31±0.03)分、(0.30±0.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2,P<0.05);治疗6个月时,A组与B组LAZ评分结果为(0.54±0.30)分、(0.48±0.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6,P<0.05);治疗6个月时,A组与B组认知发育评分结果为(115.04±11.02)分、(111.92±10.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4,P<0.05);A组与B组新生儿便血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2,P>0.05)。结论:母亲饮食回避法与特殊配方奶粉两种方法均能够改变患儿的便血症状,但母亲饮食回避法更利于患儿的身心发育。

  • 单位
    济源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