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迟发性急性排斥反应(LAR)的发病特点、处理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外科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98例原位肝移植患者中发生LAR(肝移植术后6个月后发生的急性排斥反应)的48例患者(LAR发生率为12.1%)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男性43例, 女性5例;年龄18~70岁, 平均(52±13)岁;体重指数15.4~30.4 kg/m2, 平均(22.1±4.5)kg/m2。病因包括乙肝及丙肝后肝硬化16例(33.3%), 重症肝炎14例(29.2%), 原发性肝癌9例(18.5%), 酒精性肝硬化5例(10.4%), 自身免疫性肝病1例(2.1%), 其他3例(6.3%)。通过门诊、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术后累积生存率曲线。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发生LAR的中位时间为23.6个月, 以术后1~3年最为多见(26/48, 52.4%)。按Banff病理分级标准, 轻、中、重度急性排斥反应分别为35、11、2例。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后, 总痊愈率达81.3%。耐激素治疗患者的LAR发生率为11.8%(4/3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免疫抑制不足(P=0.008)和激素冲击无效(P=0.003)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AR是肝移植术后少见并发症, 免疫抑制不足及激素冲击无效是影响LAR预后的危险因素, 改善患者依从性和加强血药浓度监测可提高其生存率。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