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体色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李群; 王凤成; 柴春利; 石生林; 靳向东; 霍锡敏; 李喜升; 罗朝斌; 刘彦群*; 朱绪伟*
来源:蚕业科学, 2021, 47(03): 276-284.
DOI:10.13441/j.cnki.cykx.2021.03.010

摘要

柞蚕(Antheraea pernyi)以体色作为育种选择标志以及品种命名和类群划分依据,这是柞蚕育种区别于家蚕(Bombyx mori)育种的特点之一。柞蚕体色不仅与形态发育有关,还与适应性、抗逆性、抗病性、外观品质、营养物质种类和含量等紧密相关。然而,柞蚕体色形成的遗传调控机制研究严重滞后于体色育种应用。文中从幼虫体色及其演变、幼虫体色遗传、蛹色和蛾色、体色与抗性、体色形成机制等5个方面对柞蚕体色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提出了柞蚕体色研究展望。柞蚕体色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不仅可以解析柞蚕体色多样性的形成机制,还可以为抗逆、抗病、品质、营养等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