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处在社会化的关键期,自我意识增强,心理行为自控能力较弱,易呈现冲动性、两极性等鲜明心理特征。提高中学生情绪管理教育实效,是促进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方式。情绪管理教育方式失当,则不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损学习效能,阻碍新课程改革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的形成。因此,学校通过坚持实施赏识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和践行隐性教育等路径,能够提高中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