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群众”话语是中国近代以来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博物馆中的群众话语主要受到中共革命时期群众路线和苏联博物馆学传入的影响。在博物馆内,群众话语不仅仅体现为一种关联人民性的宣告,同时也形成了具体的工作机制。它以党群关系为基本路径,主要通过展览会(流动展览)、组织联系与讲解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将实务经验与抽象价值加以衔接,是社会主义博物馆“人民性”属性现实建构的理论与实践中介。改革开放后,中国博物馆的公共性建构更为注重人的主体性表达和多元化的社会服务策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观,彰显出新中国博物馆人民性建构路径的时代发展。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