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急诊检验现状与发展需求调研报告

作者:闫存玲; 潘世扬; 王成彬*; 王传新*; 全国急诊检验现状与发展需求调研协作组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2, 45(06): 623-636.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11224-00794

摘要

目的深入调研全国二级及三级医院急诊检验现状和发展需求。方法 2021年2月1日至3月1日, 采用网络问卷调研方法, 调研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二级及三级医院。调研内容涉及急诊检验的场地、人员与设备配置、开展的检测项目、检测周转时间(TAT)、试剂耗材管理、分析前质量管理、信息化管理、危急值管理、生物安全等各个方面。结果本次调研共收集到2 187份调研问卷, 剔除部分不合格问卷, 得到有效问卷1 503份, 其中二级医院755份, 三级医院748份。29.41%(220/748)的三级医院日均急诊患者量超过300人次, 而76.69%(579/755)的二级医院日均急诊患者量不足100人次;24.47%(183/748)的三级医院日均急诊检验测试量超过5 000个, 93.51%(706/755)的二级医院日均急诊测试量不足2 000个;在设置有独立急诊检验单元的医院中, 68.79%(238/346)的三级医院急诊检验单元面积在100 m2以下;总计56.02%(842/1 503)的医院急诊检验无固定工作人员;8.65%(130/1 503)的医院急诊检验生化免疫设备无加急通道;8.38%(126/1 503)的医院急诊检验无试剂耗材出入库记录;24.62%(370/1 503)的医院急诊检验未定期进行不合格标本统计工作;58.62%(881/1 503)的医院急诊检验未设置急诊检验标本的优先级;48.64%(731/1 503)的医院急诊检验没有监测标本全流程的功能;7.32%(110/1 503)的医院急诊检验未就危急值相关问题与临床进行沟通;50.23%(755/1 503)的急诊检验参研者表示目前实验室不存在生物安全风险。结论调研较客观地呈现了我国急诊检验现状和发展需求, 也反映出在临床沟通、场地和人员配置、急诊标本分级、试剂耗材管理、信息化建设、生物安全管理等方面尚有很多需重点改进的流程或理念, 应得到管理者较广泛的关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