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是一种药用植物,其种子在中国西北地区长期被用于治疗胃肠道癌症和疟疾。本研究拟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骆驼蓬种子(Peganum harmala L. seeds, PHS)对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潜在分子靶点和药理机制。首先,从TCMID和BATMAN-TCM数据库中获取PHS的化学成分,并通过SwissADME数据库筛选有效成分。此外,从Pharm Mapper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中获取有效成分的靶点信息。其次,从Liverome、DisGeNET和GeneCards等数据库中获取HCC相关靶点,并与PHS取交集。使用Cytoscape软件绘制”化合物-靶点”网络图,并用它们的共有靶点绘制PPI网络图,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利用AutoDockTools进行蛋白受体与活性成分的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显示,PHS与HCC有105个共有靶点,其中的10个核心靶点分别是ALB、AKT1、EGFR、CASP3、SRC、ESR1、MAPK3、MMP9、ANXA5和MAPK1。此外,获得404个GO功能注释,包括287个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es, BP), 37个细胞组成(cell compositions, CC), 80个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s, MF),还获得化学致癌基因受体、PI3K-Akt通路、HCC和乙型肝炎等110个信号分子和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 10个核心靶点和12个活性组分的结合能均小于–5kcal/mol。综上所述,本研究阐述了PHS治疗HCC的“成分-靶点-通路”相互作用机制,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