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近年来,格尔兹提出的"地方性知识"概念被应用于本土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中,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一些学者试图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去审视中国哲学,陈少明先生的《中国哲学:通向世界的"地方性知识"》一文就属于这类尝试的代表之作。然而由于其对格尔兹"地方性知识"理论的误解,造成此文的观点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拟在此文的基础上,对于"能否将中国哲学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两种"地方性知识"概念的混淆一般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