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氨(NH_(3))挥发氮同位素自然丰度特征,采集了3 种土地利用类型 (果园、菜地和林地) 土壤,在可控条件下采用海绵吸收法开展了为期15 d的室内培养试验,测定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NH_(3)挥发全过程δ~(15)N值及其变化规律。培养期间,3 种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NH_(4)~(+)-N浓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果园和菜地土壤NO_(3)~(-)-N浓度均呈现出于第1 d开始,持续增加的趋势;土壤pH值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峰值出现在施入尿素后的第1 d。菜地和果园土壤δ~(15)N-NH_(4)~(+)值随培养时间持续升高,林地土壤δ~(15)N-NH_(4)~(+)值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果园、菜地和林地土壤NH_(3)挥发过程δ~(15)N值变化范围分别为-27.98‰ ~ -13.29‰、-29.26‰ ~ -18.52‰和-9.85‰ ~ 10.2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NH_(3)挥发过程δ~(15)N-NH均值水平表现为:菜地<果园<林地。土壤pH、土壤NH_(4)~(+)-N浓度和土壤NH_(3)挥发累积量是影响上述结果的重要因素。果园和菜地的土壤pH、果园土壤NH_(4)~(+)-N浓度以及菜地和林地的土壤NH_(3)挥发累积量对土壤NH_(3)挥发δ~(15)N-NH_(3)值有显著影响;源解析模型显示不同土壤NH_(3)挥发δ~(15)N-NH_(3)值会导致土壤NH_(3)挥发对大气NH_(3)的贡献存在较大的变化,进一步指出使用不同的土壤NH_(3)挥发δ~(15)N-NH_(3)值,会导致溯源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别。
-
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