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国古代史部分类中,"史评类"是史部分类中较晚出现的一个类目,从发明到普遍应用,历南宋而清代。南宋时,以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创设"史评类"为标志,此一目录分类正式出现。元、明两代,目录学家虽间有采纳"史评类",却未受到普遍重视。直至清代,以《四库全书总目》编纂为契机,"史评类"这一类目才被重新采纳并得到广泛认同。实际上,"史评类"的创设轨迹颇为复杂,有着更为丰富的历史细节。从客观上看,史评类书籍达到一定数量当然是独立设类的必备条件。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中,时人对史评类书籍所存有的喜好与偏见,以及各朝代目录学理论和实践的水平,直接影响到这一类目的存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