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师德政策的变迁不是系列静态事件的集合,而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师德政策的变迁应将制度的建构、维系和适应与历史的动态过程紧密结合,强调变迁过程中多重变量的相互作用与耦合关系。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师德政策的变迁经历了政策初创期、探索期、深入发展期与建设成熟期四个阶段。师德政策的演变受到宏观制度背景、权力管理模式以及传统师德观念的转型等深层结构因素的制约,并遵循着制度本身路径依赖的规律,即政府的理性选择、各主体的协同效应及师德政策的退出成本、道德惯性等动因共同构成了政策的演化逻辑;同时,政策参与者的能动作用、观念的转型及相关政策的溢出效应等共同推动着师德政策的演变与更新。未来中国师德政策的发展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情境,保障师德政策从宏观指引到微观落地;明晰权责关系,建立联动、高效的师德政策协同体系;增强师德政策的适应性,推进师德政策的长效治理。